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9-11-28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袁于飛)“合成氣制高碳醇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制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26日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專家認為:合成氣制高碳醇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獲授權發明專利11件,屬于原創性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居國際領先水平。據介紹,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與陜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項目創新性地首次采用大連化物所開發的碳材料負載的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在大型漿態床反應器中完成了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聯產液體燃料的萬噸級工業試驗。
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丁云杰研究員介紹,高碳醇是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用于合成增塑劑、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及多種精細化學品,其后加工產品在紡織、造紙、醫藥等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目前高碳醇的市場售價為1.5萬元/噸,全球年消費量約為1500萬噸。隨著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高碳醇市場年均需求量超過兩百萬噸,且以年均10%速率遞增。當前,國際主流的高碳醇生產方法——高碳烯烴氫甲?;ǖ腦蝦凸ひ占際醣還飴⒍?,國內企業普遍采取油脂加氫法生產高碳醇,產能約70萬噸/年。該項目的推廣實施,將為以高碳醇為原料的精細化工行業提供廉價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以下是該媒體報道地址://epaper.gmw.cn/gmrb/html/2019-11/28/nw.D110000gmrb_20191128_2-08.htm